国学院成功举办“中医文化讲坛”第一期学术讲座
2025年5月22日下午,国学院在学院博雅堂成功举办“中医文化讲坛”第一期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的题目是《稿抄本医书五讲》,特邀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于业礼副研究员莅临主讲。于老师主要从事出土医学文献、中医古籍文献研究以及明清医药文化研究,主持及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等5项,出版《黑水城出土汉文医学文献研究》等学术专著3种,在《宗教学研究》《敦煌研究》《中华医史杂志》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及书评40余篇。本次讲座由中医文化教研室主任熊益亮副教授主持,共有40多位相关专业的老师、博士、硕士生现场聆听了讲座,并与于老师进行了学术交流。
稿抄本医书是中医古籍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存世数量众多,价值参差不齐,其中既有珍贵“遗珠”,也有平凡“砂砾”,因此对稿抄本医书进行深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次讲座于业礼老师以“稿抄本医书”为主题,从稿抄本医书的概况、题跋、钤印、价值、辨伪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论述。他结合自身多年稿抄本医书研究的经历,旁征博引,详细阐述了如何判定医书稿本、如何依据题记和印章判定稿抄本医书的作者及流传情况,以及如何鉴别稿抄本医书中的伪书等问题,对于稿抄本医书研究极具参考价值。
同时,于老师还分享了稿抄本中关于地方医学流派研究、学术团体研究、图书史研究的观点和看法,为大家提供了多元的医史文献学的研究思路与视角。在座师生受益匪浅,收获颇丰。他认为稿抄本医书具有改写医学史、丰富医学史、补充医学史等不容忽视的研究意义与价值。
“中医文化讲坛”由国学院中医文化学教研室、北京中医药大学易学与儒释道医学研究所、中医药文化产业研究所联合举办,本次讲座拓展了稿抄本医书的研究视野,旨在为稿抄本医书的进一步利用提供助力,促进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撰稿人(摄影):王欣仪、熊益亮/审稿人:裘梧 刘怡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