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张其成教授作中华老字号中医药文化东阿倡议发言

作者: 时间:2024-06-11

    6月5日,由国务院国资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华润集团、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主办,华润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华润东阿阿胶有限公司承办,以共链发展·激活中医药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中药产业链共链行动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沙龙在山东省东阿县举办。与会各方围绕产业促进、文化传承、地方振兴等方面,以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并进推动中医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激活中医药新质生产力进行深入探讨。山东省委书记林武,华润集团董事长王祥明出席活动并致辞。林武书记指出,山东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历代名医辈出,中药资源丰富,产业前景广阔,近年来协同推进中医药产业和中医药事业发展,推动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跨越。王祥明董事长表示,新征程上,华润集团将坚持传承创新,坚定文化自信,坚决当好产业基础能力提升支撑者、发展方向引领者、协同合作组织者,全力打造高效运转、优势互补的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国学专家、中医文化学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创院院长张其成教授受邀参与此次共链行动并以匠心循正道,橘井泉更香为主题对中华老字号中医药企业发展概况进行清晰详实的梳理与报告。山东省及各市政府相关领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中药产业链知名企业代表,中医药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共400余人参与盛会聆听报告。

在弘扬中医药文化和中医药产业振兴方面,中华老字号中医药企业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张其成教授对于中华老字号中医药企业的独特优势进行了深入挖掘与总结:一是历史悠久,对中医药产业推动作用大。中医药产业化发展距今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老字号企业在我国中医药产业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引领作用。二是企业众多,对中医药产业链影响面广。160余家中华老字号中医药企业在整个1455家中华老字号企业中占十分之一还多,这些老字号企业已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中医药产业群体,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市场空间,对中医药产业链影响巨大。中华老字号中医药上市企业五强有片仔癀、云南白药、北京同仁堂、广药白云山、东阿阿胶等。三是文化深厚,对中医药产业发展具示范性。老字号中医药企业都具有非常突出的文化价值,其中不乏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成为中医药行业共同行为准则的企业文化。文化价值与产业价值并具是老字号中医药企业推动中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宝贵经验。



张其成教授指出,尽管老字号中医药企业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三方面问题:一是众而不强,比起西药企业而言,数量众多,但规模普遍较小;二是发展不均衡,头部老字号中医药企业与普通中医药企业在发展质量、标准应用、发展规模上差距很大;三是影响范围窄,中医药企业在国际开发方面非常有限,主要还是在大中华文化圈,即使进入西方国家,也主要是华人在使用。对于老字号中医药未来发展,张其成教授曾提出四化的观点。一是时尚化,就是如何让年轻人爱上中医药;二是数字化,就是如何借助现代科学技术让中医药易见、易懂、易知;三是生活化,就是让中医药如何在服务百姓生活治未病改善生命质量方面应用更广泛;四是国际化,正如习总书记所讲的走出国门扩大中医药影响半径的问题。

为更好解决这些问题,除依托政府的推动,更需要老字号企业共同发力。为此,经过组委会与参会老字号企业共同商议,在此共同发布《担负新时代使命,弘扬中医药文化东阿倡议》如下:



东阿倡议

担负新时代使命 弘扬中医药文化

中华老字号中医药企业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肩负重大责任。为更好传承中医药文化、共享美好新生活,我们在东阿发出如下倡议:

一、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中医药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强烈的使命担当,传承中医药文化,珍爱老字号品牌,让中华文化瑰宝不断发扬光大。

二、弘扬匠心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服务人类健康为崇高使命,秉承传统工艺,致力守正创新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加强老字号中医药企业新质生产力建设,为中华民族、世界人民健康事业而不懈努力。

三、倡树主流价值。充分发挥中华老字号中医药企业的文化资源优势,深入挖掘阐释中医药文化的哲学智慧和价值理念,加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我们倡议共建中华老字号中医药博物馆,让中医药文化可知、可观、可体验,更加深入人心。

四、加强传播交流。秉持开放包容,拓宽国际视野,以中医药为载体,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和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医药故事,让中华老字号中医药企业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力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贡献。

共同倡议人:

东阿阿胶 北京同仁堂 云南白药 广誉远 昆药集团 昆中药

达仁堂 健民集团 广盛原

(国学院/撰稿:张一丹/审稿:刘怡桐)